![]() 炎炎夏日,蚊子活躍,瘧疾、乙腦、登革熱、寨卡病毒病等蟲媒傳染病流行風險大增。為了防控蟲媒傳染病,鎮海上線了“蚊子地圖”,對當地的蚊子開展“大數據監管”。 在“鎮海疾控中心”的微信公眾號上,點擊健康服務里的“蚊子地圖”,就能看到當地6個鎮(街道)蚊媒監測的實時數據和具體位置情況。地圖上,不同的鎮(街道)還根據蚊媒監測情況,被劃分為高、中、低和安全4個風險等級,并按照4個顏色標注。通過這幅“蚊子地圖”,市民就能清晰直觀地了解所在地區蚊子情況。 “造成登革熱流行的主要是伊蚊,所以我們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布雷圖指數,對區域內伊蚊密度進行監測。”鎮海區疾控中心衛生監測科科長潘剛雷說,布雷圖指數是評價一個地區伊蚊密度的指標,主要統計平均每百戶內有伊蚊幼蟲孳生的容器數。指數在5以下,屬于安全范圍;高于20,則是高風險,一旦有外部病例輸入,就可能在該地區造成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病的流行。 “根據‘蚊子地圖’數據,我們會對各個鎮(街道)監測點蚊媒情況進行診斷,劃分風險等級,提出相關建議,提醒相關地區根據診斷結果,有針對性地開展防蚊滅蚊工作。”潘剛雷說,今后每年的5月至10月,每個月將分上中下旬開展3次蚊媒監測,并對“蚊子地圖”進行動態更新。 (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可刪除) |